
污水处理内回流和外回流_罗茨风机
污水处理内回流和外回流:在污水处理aao工艺中回流泵经常开的是内回流还是外回流
管式曝气器又称为压缩空气曝气,你想知道他的工作原理吗?听下面的介绍。它是利用鼓风
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设在池底的铺砌装置中,最后就会通过气泡形式浮出水面,在
气液界面中就自然而然的把空气混合到水里了,那么曝气管的功能又咋样呢?且听他胡搅蛮缠一番。
曝气管的支撑管由PP聚乙烯材料加工制作,在最初只需要你把膜片套在支撑管上,在注意
两端用不锈钢卡箍稍微的固定一下。其采用供气主管与导气槽同硅橡胶膜可张孔进行微孔曝气。在进行曝气作业时,空气先通过风机进入空气分配主管,然后又会进入到空气分配支管,最后进入曝气管的导气槽里就非常不错了,在曝气膜与支撑管间有一个处理空气的装置,每
当曝气膜鼓起的时候,通过膜片上的可张微孔慢慢的向水体中进行曝气作业。当停止供气之后,膜片恢复收缩并继续贴紧支撑管,微孔也收缩关闭,阻止水体倒流进入气槽。
目前曝气管主要用于污水处理,不管是长期连续使用还是停用后再继续投入使用,微孔曝
气管的堵塞和混合液的回流现象都不会产生,当停止供气以后,曝气器的微孔也会相应的停
止工作。
1、安装曝气管时,一使用防漏衬布作为铺垫,卡箍一定要卡入接头凹槽内才算是比较合适的。
2、支护将强对空气管路的吹扫处理,此时再进行曝气管安装工作也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了。
3、曝气管在进行安装时一定要抻直,不能有下坠或弯曲的现象。
4、安装时及安装后,现场严禁爆接等明火作业,如确需作业,应用防火材料将曝气软管覆盖,以免烫坏曝气管。
5、曝气管在搬运及安装时,不能抛掷、拖拉,以免管壁磨损。
6、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各连接头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无误后,再放水,水面应淹没曝气软
管300mm以上,检查是否曝气均匀,连接头是否漏气。
污水处理内回流和外回流:在污水处理aao工艺中回流泵经常开的是内回流还是外回流悬赏25元
管式曝气器又称为压缩空气曝气,你想知道他的工作原理吗?听下面的介绍。它是利用鼓风
机将空气通过输气管道输送到设在池底的铺砌装置中,最后就会通过气泡形式浮出水面,在
气液界面中就自然而然的把空气混合到水里了,那么曝气管的功能又咋样呢?且听他胡搅蛮缠一番。
曝气管的支撑管由PP聚乙烯材料加工制作,在最初只需要你把膜片套在支撑管上,在注意
两端用不锈钢卡箍稍微的固定一下。其采用供气主管与导气槽同硅橡胶膜可张孔进行微孔曝气。在进行曝气作业时,空气先通过风机进入空气分配主管,然后又会进入到空气分配支管,最后进入曝气管的导气槽里就非常不错了,在曝气膜与支撑管间有一个处理空气的装置,每
当曝气膜鼓起的时候,通过膜片上的可张微孔慢慢的向水体中进行曝气作业。当停止供气之后,膜片恢复收缩并继续贴紧支撑管,微孔也收缩关闭,阻止水体倒流进入气槽。
目前曝气管主要用于污水处理,不管是长期连续使用还是停用后再继续投入使用,微孔曝
气管的堵塞和混合液的回流现象都不会产生,当停止供气以后,曝气器的微孔也会相应的停
止工作。
1、安装曝气管时,一使用防漏衬布作为铺垫,卡箍一定要卡入接头凹槽内才算是比较合适的。
2、支护将强对空气管路的吹扫处理,此时再进行曝气管安装工作也就不会再有后顾之忧了。
3、曝气管在进行安装时一定要抻直,不能有下坠或弯曲的现象。
4、安装时及安装后,现场严禁爆接等明火作业,如确需作业,应用防火材料将曝气软管覆盖,以免烫坏曝气管。
5、曝气管在搬运及安装时,不能抛掷、拖拉,以免管壁磨损。
6、安装完毕后,应检查各连接头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无误后,再放水,水面应淹没曝气软
管300mm以上,检查是否曝气均匀,连接头是否漏气。
污水处理内回流和外回流:干货分享 | 什么是内回流?
内回流的流量和进水水量的比例关系,称为内回流比,为了和外回流比R进行区别,内回流比一般用r来表示。在污水厂的运营管理人员中,对内回流比r的数值确定,一般从设计说明,或者其他的一些相关文献资料上,都看到内回流比r在2~4(也有用百分比来计量的,在200~400%)之间,但是有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内回流比r是2~4(200%~400%),而不是外回流的1(100%)呢?
要分析内回流比的取值问题,就要回到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上来,从上一篇公众号的介绍内回流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生物脱氮流程中反硝化流程提前以后补充缺氧区的硝酸盐浓度的,内回流的大小就是调整了反硝化区的硝酸盐浓度的高低。反硝化区作为生物脱氮的最后一个步骤,运行人员希望尽可能的将所有好氧区产生的硝酸盐实现了反硝化转化成氮气释放出去,从而保证出水总氮的达标,那就需要调整内回流的量。
从污水厂的生物脱氮运行角度,进水的总氮和出水的总氮,反硝化所去除的硝酸盐氮之间,可以得出一个氮在污水厂内的平衡关系。为了使我们更好的理解污水厂的氮平衡,需要简化下面的一些关系:
1、进水中的有机氮全部转化,生活污水厂内的有机氮本身含量不高,在污水管网的流动和污水厂的生物厌氧过程中,大部分有机氮已经转化,为了简化氮平衡,在计算中,不考虑有机氮的转化问题。
2、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本身合成所需的氮不进行考虑,也就是说活性污泥的同化作用(活性污泥微生物自我生长消耗)所需要的氮不去统计,这部分氮存在,但是在进水总氮较高的地区,这部分作用去除的总氮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去进行计算。
3、假设出水中总氮主要以氨氮和硝酸盐氮为主,有机氮和亚硝酸氮假设在整个生化过程中都得到了完全的处理,不存在这两种过程产物。
4、假设进水总氮中,氨氮占了很大比例,硝态氮很少,在平衡计算中,不考虑进水中的硝态氮的数量。
有了这四个简化及假设以后,根据物料平衡的计算,在好氧区所产生的硝酸盐最终分布在出水、内回流、外回流中,根据这个推理,可以得出污水厂内氮的平衡关系式来:
其中:
进水流量:Q
外回流比:R
内回流比:r
在好氧区产生的硝酸盐:NO3-
出水中的硝酸盐氮:Ne
外回流中的硝酸盐氮:NR
内回流中的硝酸盐氮:Nr
在这个关系式中,要注意出水中的硝酸盐氮Ne,外回流中的硝酸盐氮NR, 内回流中的硝酸盐氮Nr,这三者的关系,内回流和外回流本质上都是从曝气池好氧末端流出的混合液,而出水也是从曝气池末端流出的,硝酸盐在这三者中没有分别,也就是说它们的浓度其实是一样的,因此这三者我们可以简化成一个值,上面的关系式就可以变成:
也就是说: NO3-=Ne(1+r+R)
这样就可以推导出内回流比的计算公式了:
在内回流的比例计算上,外回流比R采用传统数值1,好氧池产生的硝酸盐氮可以认为是进水总氮全部转化成硝酸盐氮,出水硝酸盐氮可以认为是出水总氮中抛除出水氨氮的剩余部分,一般出水氨氮以0~5mg/L计算,出水总氮以15mg/L为标准,出水的硝酸盐氮就是为10~15mg/L之间,这样可以得出最后的内回流比的确定数值: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出水水质TN的国家标准15mg/L的控制,当进水的总氮在40~60mg/L时,内回流比要在2左右,这也是全国普遍污水厂的进水氨氮区间,因此为了保证好氧区产生的所有的硝酸盐都回到反硝化区进行处理,内回流比要保持在2以上。如果进水的总氮更高,在60mg/L以上,就需要内回流比控制在4或者4以上了。但是由于内回流比如果控制的过高,会造成好氧末端的溶氧随着内回流带回到反硝化区,造成反硝化区内的溶氧过高,因此在调大内回流的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氧出水的溶解氧,以保障反硝化反应的正常运行。根据这个公式当进水水质的总氮越高,内回流比就需要控制的越高,才能将所有的硝酸盐氮回到反硝化区,满足生物脱氮的要求。当然如果污水厂进水水质中总氮甚至低于出水的15mg/L的标准,已经达标,就不能再适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了,这个公式是基于出水的指标为15mg/L的GB18918-2002的一级A标进行推算的。
内回流的原理是为了把好氧区所产生的硝酸盐氮带回到置于好氧区前端的反硝化区,那么内回流量的确定也就是以尽可能把好氧区所产生的全部的硝酸盐带回去来进行推算的,经过简化的推算可以得到内回流比与进水的TN浓度有直接的关系,在污水厂的生物脱氮的工艺控制中,根据进水总氮的浓度高低,来合理调控内回流比,是工艺管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希望通过内回流的这两篇文章,能和污水厂的各位运营人员共同探讨污水厂的生物脱氮工艺的管理。
污水处理内回流和外回流:技术干货:污水处理过程中回流问题处理与解答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问题1:1、在您的书里,我归纳出回流量大的话水力停留时间就短了,可按书本的公式算水力停留时间是和回流量是没有关系的啊!还是我的理解错误,我也经常在困扰这个问题 2、在计算产泥量aQS-bVX,正常运行时,因为进水量小,BOD差不是很大,而池容和MLVSS比较大,所以存在负值。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负荷过低,可是存在偷排现象时,污泥浓度又增长的很快,很难平衡。这个a、b值取多少比较合适呢?因为我们进水浓度很不稳定,污泥产量很高,所以需要了解一下具体产量和排泥量,但是由于我用BOD算出来的数值为负,而用SS进出水量差算的话还算比较贴切,请问这样算合理吗? 3、关于二沉池反硝化的问题,在您的书里说是因为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不足,曝气时间过长/,C/N比失衡。
回答:
1、你讲的[按书本的公式算水力停留时间是和回流量是没有关系的,是指设计阶段,回流比不变的情况下。 实际操作,动态情况下就相关了。
2、我也不太清楚
3、C/N失去平衡,也就是该值过小(相对于C,N过多),在不具备脱氮除磷工艺的设施中,过多的N,就会导致反硝化的发生,也就是说,如果氮不是过多,则被微生物分解C时直接利用了,就不存在反硝化了。
问题2:在实际中如何控制污泥的回流 ?
回答:
1、回流的控制是根据你要控制的食微比(F/M)决定的,根据公司计算可以得到回流污泥量。
2、回流污泥量的实际控制通过回流污泥泵、阀等的开启台数或开启度实现的。
问题3:负荷高,就需要延长活性污泥和废水的接触时间,加大回流并不会延长停留时间,也不会降低污泥负荷。该如何理解?
回答:
回流比大小,并不会影响污泥浓度,回流比大,回流污泥内的污泥浓度低,回流比小,回流污泥内的污泥浓度高,回流到生化池时时一样的(只是在回流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回流污泥多的现象)。
问题4:内外回流的差别?内外回流比各自的取值范围及原理。 最初浅的理解,内回流是指曝气池混合液的回流,外回流是二沉池浓缩液的回流。但是回流比呢?这次设计院居然给T型氧化沟设计了200%的内回流。 现在怎么也调不到最佳状态。
回答:
1、内回流主要为了脱氮;外回流一方面为了补充活性污泥,另一方面是为了释磷需要(也包含回流时排泥除磷)
2、内回流一般在80%~120%;外回流一般在60%~80% 具体根据脱氮除磷要求实际工程操作中灵活掌握。
3、调试阶段要根据你的反硝化情况决定,如果硝酸盐含量高,则回流加大。
问题5:生化池回流是指二沉池污泥回流还是生化池的内回流? 停曝气至少要停2天以上,恢复进水时,我想排出池体的一部分上清液,再进水,可否?采取闷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污泥才能恢复活性?
答:
1、生化池回流是指二沉池回流
2、同意你的方案,但是2天一点也不曝气的话,有点到达极限了。
3、如果污泥缺氧不严重,闷曝4小时左右即可。 特别说一下,停止系统前,务必把活性污泥浓度降低到最小值。
问题6:我厂日处理为5万吨,氧化沟模式,2个终沉池,2个回流泵坑,现将回流比调整到40%时,每个坑的回流泵25分钟后就停止工作,在回流泵工作时间段内,出水流量下降,回流泵停止工作后的一个时间段内出口流量猛增,大约10分钟后进出口流量相当,请问怎样调节回流量?
回答:
如果不考虑运行电费,这个回流应该是连续的,你所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连续回流造成的。
问题7:实践证明,回流比定在40%的时候,回流不能连续,出水流量变化幅度大,回流是不是应该连续不间断的?
回答:
1、40%的时候,回流不能连续请确定是否为设备问题。
2、工艺上是没有问题的,回流比变化后,出水流量只会短时间(比如1-2小时)波动马不会频繁波动的。
3、回流污泥需要与生化池首端进水混合,提高处理效率。如果不是联系的,连续进入生化池的废水就无法与回流污泥混合,去除效率和抗负荷波动能力就会降低,所以,污泥回流应该是连续的。
问题8:印染废水,分高、低污水。低污原工艺为水解、活性污泥法;设计处理量4000方,两个水解池(每个池容600方)和两个好氧池(每个池容1200方)组成两套可独立运行的系统。因原高污系统处理一直不达标,后来我把低污水解池和好氧池都加装填料(每个池均为弹性填料和组合填料各一半),好氧池又加建三面导流墙(让水在池内以折流方式流动(没有循环))。改造好后,其中一套用于处理原高污水(但按原设计量只有2000方)。因此,高污水处理工艺现为调PH值、物化(斜板沉淀,投加亚铁、石灰)、水解、接触氧化、二沉、排入城镇污水厂,排放标准为200。现高污进水量约1500方左右,COD约900-1200。我们经理为了省成本,一直要求我将高污出水排入高污调节池,稀释高污水,然后省掉物化(不投加药剂)。但我为了保证达到排放要求,我一直没有这样做,我跟他解释是本来印染污水就是难生化,稀释后进水负荷底,进水量增加,降低停留时间,处理效果变差。他不理解我的看法。请问如何评价我们经理的这种要求,而如果按他的要求:稀释进水、省去物化,最终出水效果又如何(不考虑色度、只考虑出水COD)?
答:
1、可否回流主要看水力负荷,您的设计处理量是2000立方,目前是1500立方,也就是说,高污出水中的500立方可以回流去稀释,那么,水力负荷没有超过设计,则出水不会因为超水力负荷而出现不良(一般设计会留一些余量,估计可以回流800立方,但是,你的废水是印染废水,所以还是按500立方回流的好)。
2、回流后是否可以不用物化段,这个不好立刻判断,需要分析下目前物化段的COD去除效果,以及SS的去除效果,如果SS去除效果好,那么停掉物化段,势必会有多量的颗粒流入生化段,这样的话,会加重生化段的负担,导致生化段活性减低,当然,可以保证排泥的话,也可勉强应对。COD的话,如果物化段去除的COD远远大于回流稀释后的COD稀释减低值,则回流不足以降低生化池进水有机负荷,这个被提高的负荷生化池是否可以承受,需要评估下,太高的波动要看你目前的生化池出水与排放标准还有多少空间,空间大的话可以,否则,还是去物化运行,可以更多的去除COD。
3、按照第2条可行的话,那么通过部分回流出水来稀释进水,取消物化段也是可行的。当然药剂省了,回流污水的电费也要比较下。
4、如果你现在的处理负荷很高的话,物化不停,增加回流,则可以更好的减低出水COD 5、说回流了停留时间减低是的,但是回流了,污水被重复处理了一遍,加起来水力停留时间不一定变短的,要动态看。
问题9:AO工艺硝酸盐回流量根据什么来控制?
回答:
还是根据去除率来判断,回流大小决定了成本,所以,满足效果的话回流越小越好。
问题10: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如果压滤机的滤液水直接回流到生化池,是否会影响到二沉池的出水TSS? 如果滤液回到生化池前面的调整池是否能杀灭微生物,是否能够及时水解?
回答:
1、由于垃圾渗滤液属于难降解废水,如果量比较大的流入生化池,会对系统造成TSS升高,主要是负荷和毒性问题。
2、对于回流到调整池的话,只是波动变小,但是负荷和毒性压力还是存在的,影响多到,与流入量有关。
问题11:工艺流程是:调节池——前置反硝化池——1#硝化池—— 2#硝化池——后置反硝化池——硝化池——超滤 其中2#硝化池有340方的水回流到前置反硝化池,超滤那也有220多方的水回流到前 置反硝化池(和调节池到前置反硝化池的进水管相连的,同时进入前置反硝化池,调 节池到前置反硝化池的进水流量是39方) 想问下这里的内外回流比怎么算? 内会流要加上超滤回流那部分吗,还有外回流如果是回流量除以进水量,好像觉的值有 些大,不想书上说的,100%到200%。
回答:
1、硝化池到超滤,是硝化池自我沉淀后上清液到超滤吗?好像混合液流过去的话,你的超滤会堵塞啊。
2、超滤出水回流也要算入内回流,因为这部分水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原标题:技术干货:污水处理过程中回流问题处理与解答
上海龙铁罗茨鼓风机 青岛罗茨鼓风机 罗茨鼓风机供应商
山东锦工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章丘市经济开发区
电话:0531-83825699
传真:0531-83211205
24小时销售服务电话:15066131928
